\n<\/td><\/tr><\/tbody><\/table>\n\n
1.动能转化 工业蝶变<\/strong><\/p>\n\n
时值盛夏,记者走进坐落滕州市的山东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宽阔的龙门安装车间里,几十台数控机床正繁忙运转。不远处的高端智能重型数控机床安装项目现场机械轰鸣,一幢恒温恒湿的高标准厂房基本完成。<\/p>\n\n
“这是公司着眼高端配备工业转型晋级施行的新旧动能转化项目。”威达重工副总经理雷祥元告知记者,该项目选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将自动化设备与智能工厂数据大脑紧密结合,完成工业链协同赋能,进一步进步出产功率,增强产品稳定性。<\/p>\n\n
威达重工是“我国中小机床之都”滕州市高端配备的龙头企业,经过多年开展,名列全国机床职业30强、全国机床出口10强,接连三年荣获国家机床职业最高奖“春燕奖”,他们出产的拳头产品立式龙门加工中心一年销量约300台,价格从100万元到1000万元不等,在全国商场占据了“一席之地”。<\/p>\n\n
滕州的实践为山东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推动高质量开展写下生动注脚。近年来,山东坚持“腾笼换鸟”,着力加快动能转化,一方面改造提高旧动能,推动传统工业转型晋级,让“老树发新枝”;一方面活跃培养新动能,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工业,让“小苗成大树”。<\/p>\n\n
在新旧动能转化中,山东大力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配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海洋等“十强工业”,严厉施行产能、能耗、煤耗、碳排放、污染物排放“五个减量代替”,推动有60多年前史的济钢集团停产搬家,2021年全省“四新”经济占比到达31.7%,“四新”出资占悉数出资比重提高至51.2%。<\/p>\n\n
现在的山东好像破茧相同,传统工业重生,新兴工业蝶变,处处涌动着汹涌的开展动能。<\/p>\n\n
2.立异引领 生机涌流<\/strong><\/p>\n\n
地处黄河尾闾的东营市,作为胜利油田驻地,因油而生、因油而兴。十年前,这儿的东八路以东,仍是一片芦苇苍苍、荒滩苍茫的盐碱之地。现在,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占地18000亩的新材料工业园气势恢宏,科技感扑面而来。<\/p>\n\n
从人迹罕至的穷山恶水到蒸蒸日上的工业园区,这一改变归功于坐落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作为国内仅有一家稀土催化范畴的研制安排,研究院努力处理稀土催化使用范畴“卡脖子”难题,打破国外独占。<\/p>\n\n
自2019年8月研究院落户东营以来,一条“点土成金”的奇特之路正式敞开:帮忙潍柴动力完成天然气发动机后处理催化剂贵金属减量70%,年节省收购本钱30亿元;环绕稀土轿车催化全工业,国瓷、东珩、贵研等总出资55亿元的9个项目相继落地,将构成轿车催化工业链闭环,可完成年产值600亿元……旧日的“老油城”正勃发出新生机。<\/p>\n\n
在山东,像国家级稀土催化研究院相同,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热物理实验大科学设备等一批高能级立异渠道落地建造。到2021年年末,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万家、比2012年增长了7倍。<\/p>\n\n
立异是引领开展的榜首动力。山东牢牢掌握开展榜首要务,着力深化科技立异。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科技立异系统全体效能不断提高,区域立异才能位居全国前列,被国务院列入2021年施行立异驱动开展战略、营建杰出立异生态、提高自主立异才能、强化企业立异主体位置、加快推动科技效果转化使用等方面成效显着的当地。<\/p>\n\n
3.人才引育 气势磅礴<\/strong><\/p>\n\n
在菏泽市成武县化工园区,有一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山东汇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其出产的DCTF(2,3-二氯-5-三氟甲基吡啶)产品被评为第四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产值占全球70%以上。<\/p>\n\n
DCTF等吡啶类含氟化合物是重要的农药医药中间体,从研制到大规模出产用时长达十年,产品得到国际商场的认可。现在公司已成为DCTF范畴产能最大的龙头企业,在职业中位置无足轻重。<\/p>\n\n
“开展的要害在立异,立异的要害在人才。”汇盟科技有关负责人说,在企业580名职工中,研制技术人员就有124名,并建有博士科研作业站。一起,企业还长时间与天津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协作,增强了科技研制实力和效果转化才能。<\/p>\n\n
有“伯乐故乡”之名的成武县,经过人才吸引培养、与高等院校协作、打造立异作业室等方法,发挥高技术领军人才在带徒传技、技术攻关、技艺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锻造出一大批技艺精深的高技术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成为促进科技立异效果转化的主力军,全县专精特新企业、瞪羚企业如漫山遍野般开展起来。<\/p>\n\n
为让更多“千里马”在立异创业赛道上竞相飞跃,山东颁布施行人才开展促进法令,出台人才变革22条、人才支撑新旧动能转化20条、人才兴鲁举动32条等系列方针,树立要点人才工程清单,健全人才支撑准则系统;组成人才开展集团、人才开展战略研究院,对省属高校院所揭露招聘高层次人才施行“自主安排、过后存案”;立异采纳“一事一议”方法引入顶尖人才,在泰山系列人才工程中推广配额制、推荐制和创业人才“以赛代评”等多元遴选方法。<\/p>\n\n
到现在,全省人才资源总量打破1500万人,住鲁两院院士和海外学术安排院士达115名,国家级省级领军人才打破4500名,高技术人才到达350多万人。近三年集聚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218万余人,人才集聚态势不断扩大。<\/p>\n\n
【2012】<\/p>\n\n
●区域出产总值42957.3亿元<\/p>\n\n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96元<\/p>\n\n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506元<\/p>\n\n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03%<\/p>\n\n
●发明专利授权量7454项<\/p>\n\n
●粮食总产值4815.8万吨<\/p>\n\n
【2021】<\/p>\n\n
●区域出产总值83095.9亿元<\/p>\n\n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066元<\/p>\n\n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94元<\/p>\n\n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3.94%<\/p>\n\n
●发明专利授权量36345项<\/p>\n\n
●粮食总产值5500.7万吨<\/p>\n\n
数据来历:山东省统计局<\/p>\n\n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李志臣)<\/p>
|